|
 |
当前位置: > 展 览 > 展览 > 缪晓春、萧昱影像双个展 |
|
|
|
|
|
缪晓春、萧昱影像双个展 |
展示时间:2020年1月21日
|
2020-01-21 |
|
|
缪晓春、萧昱影像双个展
主办机构 / 西安美术馆
策展人 / 杨超
策展助理 / 白茜、郑璐
展览时间 / 2020.01.21 - 03.28
展览地点 / 西安美术馆一层展厅
缪晓春
《Limitless无始无终》
在影像作品中,艺术家或化身为中国古代的人物,或者变成一种单纯的自我个体,以绵密的思绪,游历于西方的精神世界。在他那些飘忽的影像中,引用了大量的文化符码,碎片化的叙事情节:从米开朗基罗的《圣殇》、拉斐尔的《雅典学院》、巴赫的《马太受难曲》到瓦格纳的《唐豪塞序曲》……在辽阔的历史长河中,人类的处境是多般脆弱,人类的存在是那么无机质。这个孤独而飘泊的灵魂,默默地思索着人类的文明兴落,寻找那不可解答的答案,直至万象皆寂。
《Gryo Dance 陀螺舞》
中的“我”由三维扫描而成,并且通过软件的变形功能将他变化成一个既可辨识又略显突兀的数字人物形象,运用网络上的开放素材(动作捕捉)指令他完成一系列的动作,这些日常生活中的常见动作在通过层层叠加的软件处理之后,变得如同外星生物一般的怪异荒诞和不可思议,好比用另外一个物种反观人类的价值取向与行为准则,从原古石器到人工智能,我们曾经正在和将会继续不可思议,同时又荒诞不经。
萧昱
《Thinking too much that... No. 1 | 想太多就会……1号》
在影像作品中,以「竹」作为艺术家的艺术语言,在动与静、明与暗的对比中创建出一个以竹条碎片化为视觉表象的叙事;但同时竹子并非此叙事描述的对象,其中文化符号被艺术家开放为感官语境的用意不言而喻。关于自己的创作与观众之间的关系,萧昱认为,随着越发便利的条件使当代艺术被公众接触的广泛性大幅改善,已经使当代艺术的观众在全球范围对当代作品获得更多机会的阅读,自然经过了一定的积累与训练,并形成部分的文化共识,可惯性地自我解读,不需依赖艺术家注入过多诠释去引导。萧昱运用多种媒介素材的视觉表现,创造出自由解读的语境,更多的让作品本体与观众建立嵌入式的互为关照的语义场,而这其中个体背景与阅历的差异所造成的理解的深入与多样,正是艺术家本人所乐见的。 |
|
|
|
分享:
|
 |